Blogtrottr
商業周刊 - 專欄部落格文章
先進觀念 輕鬆掌握 
他30歲,這樣守護台灣》小農採買地圖出版計畫
Apr 8th 2014, 11:44, by 楊鎮宇

沈茗瑋預計花一年的時間,拜訪全台各地小農,完成《台灣良食地圖》。 提供:沈茗瑋

3月18日暗時,立法院出代誌,震撼全台灣。隔天,和許多台灣民眾一樣,家住南投埔里、經營小農銷售平台「回香菜鋪子」的沈茗瑋趕到了立法院現場,想著能否幫忙做點什麼。來回南投、台北幾趟後,沈茗瑋不北上了,他用另一種方式守護這片土地,在群眾募款平台 flyingV上發起「台灣良食地圖出版計畫」的募款項目。

拜訪100位在地小農完成一份食材採買地圖

台灣良食地圖的出版計畫,打算走訪台灣各地,拜訪一百位小農。沈茗瑋解釋,「就像是買菜的地圖,介紹台灣各地從事友善土地耕作的小農,消費者可以到當地的農夫市集,或者直接向農夫買菜。」

在拜訪對象的選擇上,沈茗瑋的原則是,短期葉菜耕作面積小於5分以下、根莖瓜果耕作面積小於1甲以下,使用自然農法或有機農法耕作,以種植多樣性蔬果的農場為主。另外,若農場已經有穩定合作的通路商,也不在這本書的撰寫範圍內。

「目前農委會的補助,例如小地主大佃農、農業經營專區、吉時從農等計畫,多半限定持有一甲農地以上的農友才能申請。」沈茗瑋認為,這對有心從農的青年是不小的門檻,加上一些銷售安心食材的知名品牌、通路,需要生產者穩定、大量供貨,也不是一般小農能夠負擔的。

南投武界,農民馬賴在水果玉米田裡。馬賴與沈茗瑋合作邀請消費者到產地旅行,也辦桌多次,獲得消費者好評。 提供:沈茗瑋

消費者支持促成更多在地小農有穩定收入

沈茗偉回鄉從事農業推廣,成立回香菜鋪子。提供:沈茗瑋

沈茗瑋說,一般消費者有心想找在地、安心的食材,也不一定有管道接觸這些小農。因此他將《台灣良食地圖》設定為工具書,讓消費者能按圖索驥,就近尋找在地的優質小農。

目前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約33%,有許多糧食從國外進口,國內許多農作物也以外銷為主。沈茗瑋認為台灣的糧食內需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加上消費者對在地、安心食材的需求日漸提高,「只要更多消費者支持小農,就算一個小農經營兩三分地,好好耕作,也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收入。」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hhltbstodb9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